上周日《蘋果日報》用了四分三港聞版篇幅以〈高球女神為港爭光卻遭港府遺棄〉為題大造文章,又是一篇典型「唔識高爾夫球記者寫給唔識高爾夫球讀者睇」的文字。
本來,十多年間此類不求甚解的高球文字在大衆媒體不時出現,筆者早習以為常,今天還要為文駁斥,原因是這報道實在是「屈」香港特區政府「食死貓」。
整篇報道圍繞著香港女學生游凱寧球技了得,十七歲便揚威國際,現今二十六歲已夠資格參加美國女子高球職業賽(LPGA),但資金不足被逼流落美國。內容不乏煽情(沒錢買機票回香港才叫「流落」),角度像「為民請命」式寄予游凱寧同情,當然亦不忘埋怨特區政府沒施予援手。坦白說,筆者亦寫過很多文章亦埋怨特區政府對香港高運支持不足,但今次倒要越俎代庖,替特區政府作出一些澄清。
怎才叫「流落」?
首先要指出的是,高球的職業賽與業餘賽的分別非常大。筆者一直呼龥特區政府推動高爾夫球運動,尤其向青少年從小接觸高爾夫,發掘他們的潛能。一直由政府全資運作的香港高爾夫球總會(Hong Kong Golf Association)就是肩負著這任務,但因高爾夫球未列入精英運動員項目,所以往往推動力和覆蓋面不夠。對一些日趨成熟的年青高爾夫球員例如男子的十七歲的廖樂天、女子的十六歲的陳芷澄和十三歲的譚亦晴等,香港高爾夫球總會每年會資助他們代表香港多次出外比賽,爭取經驗,他們將來會否轉打職業或繼續升學因人而異。(游凱寧中五畢業後便獲東華三院獎學金赴美修讀藝術。)
目的爭取榮譽和獎金
如選打高球職業賽,卻是另外一回事。職業高球賽的獎金很高,而參賽者目的只有一個–––純為奪取個人榮譽和獎金,披不披國旗對球員主觀意義不大。全球只有萊登盃和總統盃(和2016年奧運)中才是以國家名義比賽。連老虎活士有年在萊登盃賽前一周對記者坦白說了一句真心但招惹非議的話:「有機會贏取一百萬美元獎金的賽事,比能夠代表美國國家隊『有趣』得多哩!」
全世界的高爾夫球職業賽的組織包括由PGA巡迴賽國際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GA Tours)主辧的美國職業巡迴賽(PGA Tour)、美國女子職業巡迴賽(LPGA)、歐洲職業巡迴賽(European Tour)、亞洲職業巡迴賽職業巡迴賽(Asian Tour)、日本職業巡迴賽職業巡迴賽(Japan Golf Tour)、澳大拉西亞職業巡迴賽﹝ PGA Tour of Australasia)和賽事較少的南非陽光巡迴賽(Sunshine Tour)等,其實都是一些組織,努力找贊助商舉辧賽事,打造一些讓職業球員「揾大錢」的平台。
所以要成為職業球員,入場費昂貴是有一定道理的。考Q-School(Qualifying School)是一部分業餘球員必經之路。Futures Tour其實是打入LPGA的另一比較便宜的渠道。而報道中所說的昂貴包括「每次比賽最少要三套球棒,需三至四萬元」乃是不盡不實。
故此,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會用納稅人的錢投資在個別職業球員上,讓他個人賺錢的。這和國家花費在培訓運動員的性質不同,國家預計的回報是為國增光,但高球是個人獎金至上的職業,雖然台灣曾雅妮嚐到世界一姐滋味時也獲馬英九接待。又例如前一姐墨西哥的奥查婭(Lorena Ochoa),她退休後全力投入培訓墨西哥青少年高爾夫活動。但曾雅妮、奥查婭和世界各地職業球員包括現今在LPGA頻頻參賽的中國馮珊珊,都不是由國家資助轉打職業賽事的。她們都知道美國總統甘乃迪的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放在高壇上也沒錯!
答案是找贊助商
那末,無錢的怎能成為職業高爾夫球員?答案是找贊助商。當然,找贊助商又是一個投資與回報比率,雞與雞蛋的問題。南韓的朴世莉業餘時代從未到過美國,是三星一手栽培出來的,其他包括大韓航空、現代汽車和三陽等,這些大企業熱衷贊助球員,將來則可大賣廣告。筆者遇過一名大韓航空贊助過的「過氣」南韓女職業球員,她打不到好成績,大韓航空安排她在機場當接待一職維生!我們能想像這種情况能在香港發生嗎?
每名揚名國際的職業球員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背後每人都有一個蒼桑的故事。
以筆者一己觀察,游凱寧的故事只是開始,她不應怪香港特區政府,要怪的是生於大企業國際視野不夠的香港,贊助高爾夫球未成氣候。(完)
#####
本文原刊於《信報》,現經作者修訂重刊。
[ #文化 ]